(资料图)
4月4日,跟随“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第三路“走运河文化体验廊道”采访活动,记者来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它是聊城市最大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000余件。
记者了解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2009年开馆,整体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反映和展示运河的古老历史、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
经过改造提升,现在运河文化博物馆常设展陈名为“大运风华——运河文化陈列”。展览由“历史变迁”“水工科技”“制度管理”“城镇经济”“运河风情”“现当代运河”六部分组成。一层二层为序厅、临时展厅和功能区,三层四层为固定展陈区、体验区,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展厅内的“戴湾闸出土闸板”更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它是目前已知中国大运河主航道上完整保留下来的两块闸板之一。”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窦欣在现场向记者介绍道,“闸板保存下来是非常难的,因为它常年泡在水里,打捞出来以后很容易腐坏。而且我们北方由于水源不足,很多的古船闸都变成了遗址。”种种原因,让这块运河闸板更显珍贵。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展示、研究运河文化的重要地点。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