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象新闻中心记者:夏继锋 向光 笑薇 丁阳
你好,欢迎来到《锋评》。最近淄博烧烤可以说是火出天际,“进淄赶烤”更成为一个网络热词。
不光是淄博,洛阳的沉浸式旅游也是火爆出圈,很多网友说不到洛阳穿一次汉服,就是欠中国文化一个致敬。
这两个城市,可以说一个抓住了人间烟火,一个瞄准了中国气质,都让城市品牌大为提升。那么,红了之后,火了之后怎么办?
最近,淄博市对“五一”前后,客房价格实施控价,上浮超过50%,就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与此同时,民间还发出了“誓死不坑外地客人”、“把烧烤摊让给外地游客”等等这样的的倡议,凸显了政府和民间一起为维护城市品牌而努力。
在我们探讨淄博烧烤为什么会火的同时,当然也有网友问:“淄博就不担心影响城市环境吗?”毕竟烧烤摊儿挤占马路,烟雾缭绕的问题也很敏感。这就带来一个思考,城市管理者如何把握好度。淄博市借着烧烤的热劲儿,开建了烧烤城,集中经营,统一管理,这就是个好方法。
涉及到民生经济,不同城市、不同阶段的管理,应该在法律法规许可内,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温度,这才是城市管理者应该重点关注的。
可以说,城市美誉度、知名度也是生产力,是生产力就会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淄博洛阳等地,为全国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参考,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它的启发性和示范性就显得更为重要。相比之下,那些在城市要求商铺门口黄线之内一律不许摆放任何东西,在农村,要求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不许种蔬菜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就显得太缺乏温情了。
一时“红”容易,难的是“长红”。不计较眼前得失,注重长远利益,才是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共同关心的最终课题。
好,本期《锋评》就到这里,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