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分尊崇死者,为了能让其体面离开这个世界,会举办隆重的葬礼用于送别,其中暗含诸多礼制。
比如要停灵七日,请亲朋好友前来吊唁,让子孙后辈守灵以示孝顺。出殡时,还要遵循一条极其古怪的规定:棺材在运往墓葬的过程中不能落地。
(资料图片)
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之说,但实际上,它有充分的科学理论作依据。
葬礼的雏形出现于原始社会,当时的先民看到同伴死去之后,曝尸荒野,被野兽啃食,于心不忍,于是便将其掩埋起来,以求遗体周全。
后来,先民在挖掘墓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地下河喷涌现象,因此产生了“黄泉”之说,他们认为,死亡并非意味着永远消失,而是会在黄泉中继续生存。到了商周时期,“冥界”开始被构建起来,死亡也随之被称为“往生”
当时的先民为了让死者能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幸福,会仔细为其清理身体,换上华贵的衣服,盛放进厚实的棺椁中。一些贵族的葬礼更是极尽奢华,不但要举国哀悼,还要修建庞大的陵墓供死者容身,并陪葬诸多贵重器物。现在闻名于世的兵马俑,便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其制作之精良,规模之宏大,令人瞠目结舌。
汉朝时,孝道盛行,人们不但要谨慎侍奉活生者,还要为死者守孝至少三年,期间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不能娶亲,也不能与伴侣同房。如果能坚持下来,就会广受夸赞,被当地的官府举为孝廉,经由中央政府考察合格后,便会被授予一定的官职,走上人生巅峰。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兴盛直接影响了葬礼变迁,凭空生出许多仪式,较为著名的当属七七斋,即从人死去当天起,每隔七天要请僧侣前来诵经超度,并设斋宴进行答谢,如此往复七次之后,方才算是礼成。富贵人家更是会举行水陆法会,祭祀天地,供养各路神鬼,为死者往生铺平道路。
隋唐时,又增添了家祭,即在死者安葬之后,设立牌位供奉在祠堂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带领家人进行祭拜。皇室则会建宗庙,收纳所有去世的皇室成员,并配备专人照看,保证香火日夜不断,还会定期举行大祭,以祈求福泽保佑。
明清综合前朝所有的规制,总结出了一套极其繁琐的葬礼,以皇帝为例,去世当天,即要所有官员摘掉帽子,剪去一部分头发,以示哀悼。五到七天之后再盛殓,所有贵胄要在此时瞻仰皇帝的遗容。紧接着停灵一两个月,再将棺椁转移至陵墓前,祭祀天地后,方能入土为安。
民间的葬礼一般没有这么复杂,整个流程不超过十五日,新中国成立之后,移风易俗运动如火如荼,葬礼又被进一步简化,现在仅剩停灵、出殡、下葬三个步骤,尤以出殡最为隆重。
其开始时间一般在午后,亲友们吃饱喝足了,便会按照事先的安排,先挑起招魂幡,再由乐队吹打丧曲,等到死者的长子将燃纸的瓦盆摔碎,事先安排好的壮汉便会将棺材抬起来,正式起灵,期间不论发生什么事,切不可让棺材落地。
因为民间传闻说人的灵魂附着在棺材上,安葬后由鬼差指引,前往地下世界。在此之前,如果棺材落地,就会惊扰到灵魂,它会迅速逃走,沦为孤魂野鬼,无法再往生。当然,这属于迷信说法,棺材不落地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很科学,那便是防止抬棺人泄气。
众所周知,人在发力时,总憋着一口气,整个人处于紧绷状态,不容易感到困倦。但如果中途停下来休息,这口气就会卸掉,肌肉也会马上充血,进而产生酸胀感,再发力的话,远不如最初时那般强劲。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正是如此。
然而在有些偏远地区,出殡的路途实在太遥远,且沟壑纵横难以行走,根本无法靠一口气将棺材搬运到墓穴中,必须要休息,但又不能让棺材落地。当地人几经权衡,想出了一个解决妙招,那便是带上几个长条凳子,中途便将棺材放置在上面,这样既能让抬棺人获得喘息之机,又能不犯忌讳,堪称一举两得。
葬礼并非全都是糟粕,更多表现的还是对死者的尊敬,我们不妨在剔除部分不必要的仪式后,将其继承下来,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国家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逐步放宽了对土葬的管制,传统的丧葬形式由此被保存下来,并继续迭代发展,不断与现代社会相契合!